來源:http://www.massaggieros.com/|發布時間:2019-03-06| 瀏覽數:載入中...
? ?2018年,我國醫療器械的市場容量約為5200億元,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6萬家,其中85%以上為中小型企業,年銷售額在3000萬元以下。未來幾年,我國醫療器械產業預計每年增長20%,其中在中低端醫療器械方面的增長率將達30%。從品類上看,目前我國80%的CT、超聲波儀器、磁共振設備、心電圖機、監視儀、生理記錄儀等都被GE醫療、飛利浦、東芝、西門子、奧林巴斯、史賽克等跨國公司壟斷,而我國企業產品主要集中在按摩器具、血壓測量儀器等低附加值的品類上。
選擇基層醫院??
基層醫院數量多、分布廣且采購資金不充足,對價格比較敏感,因此采購和使用國產醫療器械較多,特別是低值易耗品。但基層醫院使用量少、影響小,僅依賴基層醫院企業難以做大做強。
關注民營醫院?
目前我國民營醫院有1.5萬家,每年醫療設備的采購金額達到3000億元以上。布局民營醫院市場比較容易實現盈利,因為相對于公立醫院而言,民營醫院采購設備無須招投標,采購時間短,費用相對較低,后期還能形成批量采購。
布局婦幼保健領域??
婦幼保健機構覆蓋面廣,從市、區到鄉鎮均設立基層單位。其實,每個省份的婦幼保健機構每年均有政府采購計劃,中小型醫療器械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個資源。
做國外訂單的貼牌加工? 賺取加工費,特別適合醫用耗材領域。做國外品牌代理? 國外品牌開拓市場比較容易,二甲以上醫院的接受程度高,利潤也較高。
雖然基層醫院、民營醫院、計生系統、國外訂單貼牌加工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企業的生存問題,但基層醫院、民營醫院和計生系統銷量有限、影響較小,而訂單貼牌加工利潤有限,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的發展問題。在企業發展初期,做國外品牌代理來積累資金、人才、技術等是明智的,也是可行的。
化繭成蝶實現蛻變
作為醫療器械行業主流渠道的公立醫院,已被GE醫療、西門子、飛利浦、強生、美敦力、史塞克、羅氏等國外品牌企業通過高舉高打的策略占據大部分,那么,中小型醫療器械企業怎樣利用有限的資金和資源在較短時間占領公立醫院呢?辦法是長期目標做品牌,短期目標做銷量。做市場要站在做品牌的高度,整合經銷商資源,借助學術活動擴大影響面。做品牌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企業花大量時間、精力,并進行大量投入。提升銷量可以通過整合經銷商的資源挖掘縣區級醫院,盡快達成銷售,實現回款,為企業的后續發展打好基礎。